【特别报道】身边“最可爱的人”:峥嵘岁月 赤子情怀——专访宜春学院退休教师、抗美援朝个人三等功获得者何以教授

作者:文章来源:宜春学院离退休人员工作处浏览次数:278发布时间:2021-10-11

“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……”这雄壮的旋律,凝结了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。随着近期《长津湖》电影隆重上映,再次将国人的视野聚焦于那段血与火的岁月。71年前,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,历经两年零九个月,赢得了这场保卫和平、反抗侵略正义之战的伟大胜利。

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发出的第一声呐喊,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。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,数十万英雄儿女奔赴朝鲜,与敌搏杀,成为全国人民心中“最可爱的人”。宜春学院退休教师何以教授在高中期间,瞒着家人和老师投笔从戎,保家卫国,作为炮兵21201团的宣传干事随部队入朝,参加过攻打高旺山等战斗四次。在第四次前线杀敌时,被敌人的炮火震聋了耳朵。因勇敢杀敌,不顾个人安危在战场上救下两名战士,何以被授予“个人三等功”。

危机四伏  战场亮剑

195010月,年仅18岁的何以踏上了前往朝鲜的征途。

“我当时只有18岁,到达阵地,累得口吐白沫。可一听到枪响,我们精神头就来了,忘记疲惫劳累,立即投入战斗。”何以回忆,他们21师是炮兵部队,空袭警报拉响,四架“黑寡妇”美机飞临大桥。两岸的高射炮打响了,三架敌军中弹,浓烟滚滚,栽了下去。另一架落荒而逃。

那一战,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取得胜利。

鸭绿江畔,升起了如潮的欢呼、如林的手臂。何以和战友们一同呐喊:“战争,开天辟地,打扫寰宇!”

抗美援朝战争中,我军展现了不畏强敌、向死而生的亮剑精神。炮弹打完了,机枪打坏了,何以和战士们用石头、刺刀和敌人硬拼。也就是在第四次上战场时,他被敌人的炮火震聋了耳朵。

因勇敢杀敌,不顾个人安危在战场上救下两名战士,何以被授予“个人三等功”。

让何以至今难忘的是,当他准备第五次参战时,被诊断出了痢疾。当时照顾他的阿妈妮将他当成自己的儿子,每日悉心照顾,用朝鲜最重要的补品——缸酒冲蛋给何以喝,嘴里念叨“可怜的孩子,大口喝吧,就当在家里,一家人不许有两家人的客气”。

一向不喝酒的何以,双手敬重地接过阿妈妮从铜碗中倒过的酒,大口喝了下去。

女儿何滨精心照顾父亲

 

言传身教  扶贫济困

战争结束后,何以回到江西,考入江西师大。毕业后在樟树文化馆工作,1981年,调入宜春学院(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)工作,1990年退休后被学校返聘为督导组组长。

何以和妻子都参加了抗美援朝的战争。他们的女儿何滨老师,也在宜春学院工作,受父母的影响,何滨朴实善良。

“我们家那时很清贫,但父亲依旧在微薄的收入里拿出钱来资助学校的贫困大学生。这让我深受感动,所以,在他的影响下,我也资助了三名贫困大学生。”何滨告诉记者,父亲一直教导她:“不要和任何人争吵”、“吃亏是福”、“永远记住别人的好”,这三句话如同家训一般,被何滨牢记在心。

如今,92岁高龄的何以教授在女儿何滨的精心照顾下,在专业护工的护理下依旧精神矍铄,只是听力和表达略显吃力。在回忆起曾经的战争年代,何以教授眼眶泛红,嘴里念叨“上前线,上前线”。而当知道宜春学院的老师来采访他时,嘴角上扬,轻轻点头。

三翼学者  著述颇丰

何以教授是个能拿“枪杆子”更擅长“笔杆子”的人。

读书时就是学霸,上战场时还作为宣传干事活跃在一线,在原宜春师专中文系担任系主任时就写了许多诗词、散文作品,退休返聘督导组时还发表了高校督导艺术简论系列,因词论、散文、督导论,三管齐下地撰写,因而被笑誉为“三翼学者”。发表在《词刊》、《工人日报》、《羊城晚报》等媒体刊物上的作品近百万字,著有专著《歌词美学风韵》。

何以教授的个人事迹还被收录《世界华人当代名人大词典》,在201412月那一期的《艺术人物》刊物里,何以教授也被作为封面人物赫然在目。

“六十多岁正当年,七十多岁还能干,人生苦短,事业悠长”是何以教授的座右铭。任劳任怨、带头实干、勤俭节约,把方便让给别人,把困难留给自己,一生都在持续奉献光和热。

时光流逝,精神永存。感受英雄情怀,高唱英雄赞歌,每一位为国奋战的人都会被铭记,向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志愿军老英雄们致敬!


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